当前位置:首页 > 直播·访谈 > 正文

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2006年12月31日  来源:神州学人 
  

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文字直播实录

 

【现场记者】  留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将于本月28日至29日如期在广州举行。神州学人编辑部将组织采编阵容对本次盛会的“春晖杯”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专场等活动、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等留学人员格外关注的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并通过神州学人网站进行图文直播。   (16:5)

【现场记者】   “留交会”期间,本网将直播大会开幕式、“春晖杯”颁奖仪式、“春晖计划”十周年专场等重要活动,向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和网友及时传递这些活动的盛况和信息,并尽可能邀请有关嘉宾在线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将重点直播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的情况,邀请主办方和承办方负责人、参会的企业界代表和留学人员在线接受访谈。《神州学人》杂志也会推出本次“留交会”的专题。 (16:6)

【现场记者】   据悉,作为“留交会”主办单位,教育部今年将推出“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专场、驻外教育外交官座谈会、留学回国创业投融资论坛、高校校长沙龙等重要活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也将举行自主创新论坛、新能源论坛、驻外科技外交官座谈会等活动。欢迎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和网友通过本网了解上述重要活动,关注“留交会”动态,并与我们在线互动。 (16:6)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作为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重头戏之一的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洽谈对接颁奖阶段的活动,已于12月25日在中国大酒店开始交流对接。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助理张宁等有关门负责人出席交流对接活动,130多名本次大赛入围项目的留学人员、协办本次大赛的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部分投资机构和企业等各界代表共近200人参与大会交流和洽谈对接。(17:22)

【主持人】 在12月25日上午举行的交流大会上,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助理张宁在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本次大赛的有关情况。他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在我国自主创新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促进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留学人员群体回国创业的平衡,同时满足国内创业平台的愿望,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参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前期孵化,教育部发起组织了“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通过“春晖计划”有效资助部分优秀留学人员实现成功创业梦想,同时拓展“春晖计划”资助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17:23)

【主持人】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处副处长李志远、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张永宏、IDG合伙人杨飞、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等各界专家、业内人士,则在交流大会上分别介绍了创业的中小基金、创业的黄金法则、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洽谈的技巧以及投资人选择项目的视角等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可能遇见的问题。 (17:24)

【主持人】 来自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的北京视信源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张中,结合自己回国创业的经历介绍了创业过程中的体会。来自美国的毕万里、日本的陈妙生、德国的陈兵等入围本次大赛项目的三位留学人员代表,则代表入围者在交流大会现场介绍了自己的项目、想法和希望等。其后,有关专家还就他们的介绍给予了点评。 (17:24)

【主持人】25日下午,来自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上海张江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大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北航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上海莘闵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园、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等12家协办此次创业大赛的代表向入围的留学人员介绍了各自园区的基本情况,并与留学人员优先进行了对接洽谈。 (17:25)

【主持人】 今天,大赛组委会邀请了部分投资/合作人及留学人员创业园代表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与近140位入围项目携带人进行了交流与洽谈。每一位留学人员代表都被安排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洽谈区,与对他们的项目感兴趣的机构代表进行了洽谈和对接,一些留学人员已经与部分留学人园创业园签定了入住意向。一些更有实力的投资机构还单独设立了 洽谈区,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一些项目已经被投资机构确定为可跟进项目。据悉,明天上午,大赛组委会还将继续组织这样的洽谈交流活动,详细的洽谈结果将会在28日颁奖典礼之前揭晓。 (17:39)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的项目对接活动就要结束了,明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洽谈的最新消息。明天下午,组委会将安排大赛留学人员代表参观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据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广州创业园是与留学人员签定项目意向最多的创业园。此外,我们明天将提前进入第九届留交会主会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为28日直播“春晖杯”颁奖典礼暨“春晖计划”十周年专场,以及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等重要活动做准备。希望广大网友关注并积极提问参与我们的直播活动。(17:50)

【主持人】 各位网友,明天见。 (17:53)

【主持人】************************* (10:10)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报道首届“春晖杯”大赛颁奖活动的消息,敬请关注。(10:13)

【主持人】 北京时间上午9点,广州中国大酒店,首届“春晖杯”大赛项目推介在这里举行。教育部、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大连留学人员创业园、风险投资机构和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参加了今天上午的项目推介会。 (10:22)

【主持人】 推介会上,入围项目留学人员对自己的项目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来自创业园和风险投资机构的专家对留学人员的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现场点评。 (10:26)

【主持人】 作为此次“春晖杯”大赛协办单位之一的南京(金陵)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参加此次项目推介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因天气影响,南京出现大雾而延误了航班,今天上午一赶到大会现场,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同他们一道来的风险投资机构就与留学人员进行了项目洽谈。 (10:39)

【主持人】首届“春晖杯”大赛项目推介会仍然在进行着。在推介会会场旁边的大厅,大赛组委会邀请的部分投资/合作人及留学人员创业园代表也在继续进行着项目交流与洽谈。(10:42)

【主持人】********************* (8:51)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是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现场。今天,我们将要在这里为大家报道此次大会的最新消息。同时,我们将全程直播在这里同期举行的“春晖计划”十周年暨“春晖杯”颁奖大会的实况,希望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我们的直播实况。(9:0)

【主持人】 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大会开幕式已正式开始,我们的记者已经到现场将会位大家带来大会的最新消息。(9:12)

【主持人】 据本网记者在留交会现场得到的消息,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等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中国留学人员和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近60个各地政府代表团以及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机构的3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留教会。 (9:57)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0点,“春晖计划”十周年暨“春晖杯”颁奖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关注。(10:5)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春晖计划”十周年暨“春晖杯”颁奖大会已经开始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魏主持大会。 (10:22)

【嘉宾】邵巍:尊敬的章新胜副部长、尚勇副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届“春晖计划”十周年暨“春晖杯”颁奖大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赛组委会对出席今天颁奖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留学人员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10:22)

【嘉宾】由教育部组织发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14家单位共同协办,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涉外留学人员组织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启动、报名、评审、公示、推广、洽谈等预定工作程序,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参赛者、评审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首届“春晖杯”大赛共收到269个在线注册记录,其中符合条件有261个项目,由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三方面组成的专家评委会,对符合评审的项目通过初审、复审和评审确定130个项目入围,并对入围项目进行了7天的公示。12月24日入围者汇集广州进行了创业交流和项目洽谈。入围者与风险投资机构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企业进行了现场交流。在本次大赛交流期间共有400多人次与入围者进行了交流对接。(10:23)

【嘉宾】 入围者共同参与投资机构和企业签订投资意向50多份,签订入驻留学人员创业园意向150多份,留交会期间入围者将继续进行交流洽谈。大赛组委会根据洽谈的情况评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共计137人。大赛组委会还将对大赛取得成功给予重要的支持和配合的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在外留学人员社团颁发组织奖。 (10:23)

【嘉宾】首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的成功,市在教育部主观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进行的,是政府搭台,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留学人员和企业合作的创新案例。从实践层面上对落实了党和国家的留学政策,为留学人员回国和为国服务搭建了平台,开通了渠道。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欢迎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宣布获奖名单。 (10:23)

【嘉宾】 章新胜: 现在我宣布,经过大赛组委会专家的评审,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评奖结果:王刚等27位获得“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的一等奖。 (10:25)

【嘉宾】张蓬等61人获得“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李哲等49人获得“春晖杯”“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以及其他教育处组共26个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获得“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奖。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15家在外留学人员社团获得“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奖。 最后,感谢国家科技部、人事部、中科院,以及中央各有关部门,感谢广东省广州市等各省市地方政府和部门,感谢留学人员在各地的创业园、投资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企业、评审专家,还特别感谢中央、广东、广州等各地的新闻媒体对本次大赛的关注和热心地支持。谢谢!(10:25)

【嘉宾】邵巍:谢谢章新胜部长,我们再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广州市副市长甘新等有关领导同志为获奖者颁奖,并请获奖者上台领奖。(10:26)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是“春晖杯”大赛的颁奖活动正在进行着,所有获奖人员随着“歌唱祖国”的音乐上台领奖。(10:32)

【主持人】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广州市副市长甘新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各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代表和此次大赛的评审专家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10:34)

【嘉宾】 邵巍:感谢各有关部门、创业园、风险投资机构、企业、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对本次大赛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共同祝愿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取得成功,祝愿第二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参加,有更多的人获奖!让我们共同祝愿“春晖计划”在未来十年里再创辉煌!颁奖仪式现在结束,谢谢大家! (10:40)

【主持人】 各位网友,“春晖杯”大赛颁奖典礼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将要为大家直播“春晖计划”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现场实况。 (10:42)

【主持人】 颁奖会结束之后,我们的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一些获奖人员。(10:47)

【嘉宾】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肖楠说,感觉这次大赛组织得非常成功,不仅是起到了让我们回来把项目带回来的作用,而且这是一块牌子,“春晖杯”现在每一个动作、举行的每一件事、做的每一件事对今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美国会让更多的留学生知道国家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让留学生回来真正地去做事业。我对这个组织的会议感觉到非常成功。 (10:49)

【嘉宾】 肖楠对大赛今后的建议他说,一定要宣传做得广,我在报名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我还在加州华人最多的地方,更不用提美国的中部,所以我建议在宣传上一定要力求到位,让尽量多的美国华人知道这件事,这是非常重要的。(10:50)

【主持人】 各位网友,“春晖计划”十周年庆典活动现在开始。 (10:51)

【嘉宾】张宁: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留学人员、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十年前教育部贯彻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总方针,体察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实施“春晖计划”,支持在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10:52)

【嘉宾】 十年来,“春晖计划”风雨兼程、马不停蹄,把科技的光芒和智慧的种子撒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各个地方、行业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今天,在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值此“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借“留交会”的平台,我们欢聚一堂,分享“春晖计划”丰收的喜悦,总结“春晖计划”实施的经验,谋划“春晖计划”未来的愿景。 (10:53)

【嘉宾】出席我们今天庆典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 刘宝利先生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回国工作办公室主任 徐培祥先生 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公使衔参赞 刘京辉女士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一秘安绍康先生 中国驻英国教育处二秘杨中波先生 神州学人副总编辑许珑先生 重庆大学春晖计划基地与办公室主任胡学东先生 辽宁省教育处外事处处长李庆才先生 广州市政府留交办主任詹德村先生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10:54)

【嘉宾】请刘宝利副司长讲话,大家欢迎。 (10:54)

【嘉宾】 刘宝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十分高兴今天在这里和各位一起庆祝“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欢迎各位领导和来宾参加春“春晖计划”专长合作,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春晖计划的支持和配合。十年前教育部宣布实施春晖计划,支持在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从此春晖计划就与留学人员紧密地联系在期。95年5月,在教育不的引导下,中国驻德使馆的引导下,中国驻德留学人员回到祖国,考察团结束考察的时候表达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种为国家做点事情的激情在心中涌动,考察团专门将刻有“谁言寸草心……”的铜牌送给祖国。十年来,在驻外教育处馆配合下,特别是在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春晖计划”密切配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策略,以多种形式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知识贡献和支持,成效有目共睹。我们今天邀请了教育处组的代表,高等学府的代表,海外留学人员的代表,他们将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春晖计划”实施的作用情况。 (11:9)

【嘉宾】 我在这里讲“春晖计划”的作用和成效和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简单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第一,“春晖计划”的成效和作用。实施“春晖计划”以来,我们不断地开拓创新,97年“春晖计划”支持第一个服务团,留法学人支持甘肃建设服务团,98年“春晖计划”支持三峡库区环境治理的项目。2000年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项目,02年组织留学人员到西部任职或者挂职,今年组织了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据同,“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一共资助200多个留学人员的团队,1万2千人次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 (11:9)

【嘉宾】“春晖计划”的成就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离不开驻外教育处组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大力推动,更离不开在外留学人员的踊跃参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同心协力,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春晖计划”,把“春晖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晖计划”更为绚丽的下一个十年。谢谢大家! “春晖计划”合作项目797个,“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叫好地相应和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春晖计划”主要的重点主要支持放在支持留学人员在西部建设和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和服务上。这些举措都实施国家大开发战略和执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略,有针对性地通过“春晖计划”学术休假回国项目,组织海外留学人才到中东部地区短期讲学,我们组织了三峡库区环保项目和抗击非典的两个项目,充分体现了“春晖计划”及时配合国家计划和国家战略重点思路。 (11:9)

【嘉宾】 二是带动和促进了地方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02年10月,教育部成立了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陆续抽调西部和东北各省市的办公室留学人员到这个办公室工作,有针对性地为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此举得到了西北各省市区驻外各教育处组和海外的留学人员的积极相应和支持。不少西部省份对应成立了“春晖计划”领导小组,据西部和东北各省份反映,“春晖计划”项目带动和促进的当地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11:9)

【嘉宾】 三是为高校培养了人才,争取了项目,开设了新的课程建立了新的学科。“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每一个团组,每一个项目的对接方式,最有效、最长效的机制就是和当地的高校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合作,这样能够为学校培养最需要的人才,能够在校建设最新的课程,建立最新的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共同申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才能真正地把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的效果通过这些有效的模式巩固和发展起来,真正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11:10)

【嘉宾】四是较好地与有关地区和部门搭建了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平台。多年来,教育部一直参与主办广州留交会,北京科博会,辽宁创业周,这些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教育平台。教育部从98年起就十分重视留交会,不但资助大批留学人员参加,组织驻外使馆教育处组和国内的代表与会,使留学人员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地了解为国服务的信息。 “春晖计划”对于这些平台的支持为他们成为留学回国发展的平台的品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10)

【嘉宾】 五是引导带动和促成许多优秀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使许多优秀的留学人员通过为国服务最终选择了回国工作,受聘的许多长江学者都得到过“春晖计划”的资助。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任同济大学的校长万刚博士,他曾经在德国留学。99年他曾经受“春晖计划”的资助率领留德博士汽车工程师合作交流团回国考察,此行促成了他2000年下定决心回到同济大学工作。十年间大批在外优秀的留学人员通过“春晖计划”的资助,回国考察创业的环境,并最终选择回国定居和回国创业。 (11:10)

【嘉宾】 六是促进和推动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留学工作的开展。“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正是驻外教育处组积极有效地工作,保证了“春晖计划”在组团的规模、人员的构成、专业的结构、服务的重点、项目的跟踪等方面能够落实到位。许多教育处组已经把实施“春晖计划”作为处内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反过来,“春晖计划”的实施也促进和推动了驻外使领馆的教育处组的留学回国工作,使他们鼓励和组织在外留学人员参与国家教育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事业方面多了一个抓手。因此在教育处组周围汇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11:10)

【嘉宾】 第二,“春晖计划”再造辉煌。各位领导、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春晖计划”实施十年来成效有目共睹,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春晖计划”要继续实施得更好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进一步去改进和完善,我们也相信“春晖计划”是可以再造辉煌的。 (11:10)

【嘉宾】 下面谈一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一些想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春晖计划”实施工作的科学管理,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春晖计划”的立项工作,把“春晖计划”资助项目更好地和国家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既注意面更要注意点,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同时还要在现有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巩固和创新。力争在“春晖计划”实施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保证“春晖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真正和地区、部门、单位的需求结合起来。 和他们的积极性统一起来。 制定一套完善的“春晖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实现科学管理。 (11:11)

【嘉宾】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春晖计划”经费的财政投入。今后,我们要在政府财政投入的范围内,积极想办法争取更多的经费,加大对“春晖计划”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也要积极想办法探讨通过适当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春晖计划”,也要动员更多的对实施“春晖计划”积极性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配套更多的资金,使更多的部门地区和单位享受“春晖计划”的成果。 (11:11)

【嘉宾】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对“春晖计划”参与人员的有效考核。今后,我们要逐步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评审和考核机制,保证获得“春晖计划”资助人员的水平和项目的有效性。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对“春晖计划”项目参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的机制。 (11:11)

【嘉宾】 四是要进一步强调“春晖计划”对科学效果的评估,今后我们要不断从源头上解决好把关的问题,从在外留学人员的遴选和组团到项目的申报评审,项目过程的管理项目评估验收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加强项目的科学立项和人员的优质选拔,加强项目实施中期的有效考核。同时,也要注意对项目全过程有效地监督和科学地评估。真正做到做一个项目就成功一个项目,组一个团就受欢迎一个团,资助一个人,就让这个人能够做出成效。我们提倡“种一棵树,活一棵树,成一片林”,要重点对科学项目的资助机制。 (11:11)

【嘉宾】 五是要进一步采取对“春晖计划”形式多样深入交流的合作方式,采取团组和个人结合回国的方式,使国内外双方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安排时间进行合作交流。一句话,就是要讲究务实。在回国前,在外留学人员和国内的合作者应该做好充分的沟通,安排好时间和具体的合作内容,使留学人员回国后能够按照事先拟定的方案,立即和国内合作者进行交流合作。希望在外留学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合作项目当中去,以多种形式展开合作,真正把握机会,深入交流,追求时效,做出成绩。 (11:12)

【嘉宾】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十年风雨、十年春晖,风雨兼程硕果累累,当“春晖计划”这一品牌已经形成的时候,如何进一步拓展“春晖计划”的内涵,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实做强“春晖计划”,就成为形式发展的需要。十年春晖走过了茁壮成长的路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年之后的春晖必将更加令人期待。谢谢各位。 (11:12)

【嘉宾】 张宁:刘司长对“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成就作出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春晖计划”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明确了“春晖计划”今后的实施目标和方向,掌声感谢。 (11:13)

【嘉宾】 接下来,请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代表、地方政府部门的代表、高等院校代表、海外留学人员代表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春晖计划”实施情况并发表意见。 (11:13)

【嘉宾】 刘京辉:谁言寸草心难报十春晖,十年前回国考察的留学人员将此匾送给教育司,如今“春晖计划”已经成为留学人员回国的主要途径。十年来在教育部国际司的直接领导下,在驻德教育处的努力工作和广大留德学人积极参与下,共有十余个春晖团和数十名回国人员参加了为国服务,总计100多人次,特别是2006年“春晖计划”十周年,我处组织了赴内蒙、新疆、东北三个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春晖计划”在德国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专业范围广,服务面大。在回去的学者中,其专业范围涉及到农业、医学、化学、材料科学、机械电子、能源、生物技术、教育学等,而且这些专业都是德国的强项专业。服务对象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 (11:21)

【嘉宾】 二、服务方式,以集团式为主,个别对接为辅,方式灵活。根据国内的实际需求,及留德学者的申请情况,几年来我们尽量组织留德学人以团队的形式为国服务,同时对单个申请国内积蓄的项目有予以支持,使他们各尽所能。 (11:21)

【嘉宾】 三、严格管理,务求时效。对于申请的学者首先严格审查其资格和条件,确保做到需求对接。十年来由“春晖计划”直接产生的项目和合同二十多项,获取经费近百万元。 四、充分发挥作用,十年来几乎所有的专业学会都参与了春晖计划为国服务项目,特别是以团组形式。 (11:21)

【嘉宾】 第二,成果和收获。留德学人能够联系当地实际注重实效,提供技术支持和学术交流和项目签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春晖计划”是星星之火,医学是德国的强项,2002年由履德医学心血管六位专家和学者组织的中国心血管回国交流服务团赴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的四几家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实际操作。介绍了当时国际心血管病,尤其是德国心血管病的最新发展状况,并在上海南京路举行了义诊和咨询活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现在由“春晖计划”资助而发起的中国心活动已经成为一个系列活动。专家们几乎每年都自筹资金,组织人员回国举办各种交流、讲学活动,影响广泛。 (11:22)

【嘉宾】比如,现任柏林德国心脏中心外科医院复原长翁玉国教授,来德国有二十余年,曾参加02年的中国心计划,1987年以来,他作为主刀在胸部和心血管方面做了一万多余内的心内手术,他主刀的心脏、肺和心肺移植手术达到一千余例,据了解是目前世界上做心脏辅助装置最多的心脏外科医生,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小耳使用的辅助心脏外科医生,近几年,他几乎每个月都应国内不同省、市和各医院的要求,在国内各大医院做示范手术,或进行学术交流。 (11:22)

【嘉宾】 2004年,由留德物理学会九名专家组织的赴武汉学术团,访问了当地的科研院所和实验基地,特别是针对当地正在组建的国家的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效果良好。 (11:38)

【嘉宾】 正是这次回国服务之举,坚定了他们继续为中德科技发展做贡献的决心,他们组织翻译出版了德国《未来世界的一万种变化》,描写该书在国内的发行引起了各放民的重视和支持。另外,历届“春晖计划”当追,有许多人被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拼为客座教授和指导教师,他们回到德国后,仍然通过不同方式继续指导国内的研究生。 (11:39)

【嘉宾】第二,“春晖计划”用在关键时刻,在2003年非典期间,一人直接受到资助回国参与抗非典的研讨,受到了国内的好评,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渠道。 (11:39)

【嘉宾】第三,“春晖计划”是西部的重点地区。2003年15名留德学者赴内蒙考察期间与当地共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其中一位学者签了10个合作项目,做了5场合作报告。对内蒙支持是我处的一个重点工作,留德学者去得最多,感触最多,收获也最大。 (11:39)

【嘉宾】 第四,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取得专利。牛爱珍博士在参加2004年“春晖计划”的时候签订了两个合作项目,在后续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合作研究中已陆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三篇相关的论文。 (11:39)

【嘉宾】 第五,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春晖计划”资助的留德学者中,已有五人正式回国服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比如现任同济大学校长万刚于2000年底回国。 (11:39)

【嘉宾】建议,可考虑“春晖计划”与现有的中德项目相结合,以集中优势和资源使各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二,进一步加强对“春晖计划”的引导和监督,特别是针对由此产生的后续项目,应促成国内外合作人员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保证项目出成果。第三,进一步调动国内接待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较短的现场交流结束后能更主动地与海外学者联系,对双方合作的项目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力争保持长久、高效的合作关系。第四,建立春晖海外学者档案库,充分掌握和了解学者的相关信息和最新为国服务动态。第五,希望加大合作项目配套资金的力度,以保证科研合作的延续性。(11:40)

【嘉宾】 最后,我们驻德使馆教育处将带领广大留德学人一如既往利用“春晖计划”这个平台,做好为国服务,将为国服务做大做实。谢谢! (11:40)

【嘉宾】张宁:1997年教育部发起支持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支持辽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下面我们就请辽宁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处处长李庆才先生发言。 (11:44)

【嘉宾】李庆才: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教育部给辽宁这次机会,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海外学人汇报“春晖计划”在辽宁十年的实施情况。我简要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自教育部设立“春晖计划”之初就将辽宁作为实施“春晖计划”重点资助和试点省份,刚才张司长讲了从1997年开始,现在回顾和总结“春晖计划”在辽宁实施的十周年,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1:44)

【嘉宾】 第一个阶段,就是“春晖计划”对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阶段,大约从1997年到2000年连续资助和实施了5年,第二个阶段,在“春晖计划”的影响下,2000年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决定设立辽宁海外学者创业周,现在已连续做了7年,形成了南有广州的留交会,北有辽宁的创业周。 第三阶段,从2004年开始,为了相应国家党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教育部开始实施“春晖计划”对辽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校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方面做服务。现在04年到06年也连续做了三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辽宁这一轮管它叫新的“春晖计划”。 (11:45)

【嘉宾】 “春晖计划”总结起来,在辽宁实施的十年,正是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从困境中走出,经历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十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外留学的宝贵资源,在政策、资金、工作等方面创作了优秀的条件,吸引优秀的留学人员来辽宁服务。到现在已经逐步建立了完备的留学人员创业体系,在沈阳、大连等建立了国家级的留学人员的创业园,其他地级市也相继建立了海外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全省创业面积28万平米,省政府设立了两千万元的海外人员的创业资金,采取无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对留学人员创业给予支持。目前在我省创办和合办的企业近650家。 (11:46)

【嘉宾】 为进一步改善支持和优化环境,省政府下发了《关于颁发辽宁省海外学者创业企业认定证书实施意见的通知》,沈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沈阳市人才居住证制度实施意见》,为了解决留学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省教育厅专门下放了《关于做好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子女入学的通知》,这些树立了海外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信心,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相信在省政府的努力下,在广大留学人员的努力下,辽宁省一定能够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做得更好,欢迎广大留学人员到辽宁创业谢谢! (11:46)

【嘉宾】张宁:1998年“春晖计划”组织36人到重庆实施重庆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下面我们请“春晖计划”在重庆的基地学校,重庆大学的代表胡学东主任发言。 (11:54)

【嘉宾】胡学东: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感谢教育部领导给重庆大学这一次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重庆大学实施“春晖计划”以来,在实施“春晖计划”之初,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会标(PPT),这个版图是重庆市新直辖市的地域,这一片彩云象征着海外留学人员,用他们智慧的甘霖浇灌这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11:55)

【嘉宾】 我分两个部分向大家汇报重庆大学实施“春晖计划”的情况。立项背景,在1999年重庆市根据教育部部署结合重庆市和三峡地区的需求,启动了首批69个“春晖计划”项目,由国家教育部前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自然资金委国务院三建委等六家组织实施,这个项目的实施吸引了海外人员的参与。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治理具有非常有代表性和迫切的需求。留学人员在这方面有他们的优势,通过“春晖计划”的实施将海外的专家会聚到重庆,为重庆建立了一个科学的顾问群体。由于项目选题得当,当时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和当时教育部副部长,也是“春晖计划”的发起人之一,当时接见了重庆市“春晖计划”的考察团的全体人员。 (11:55)

【嘉宾】 项目的实施组织和实施过程总共分了四个阶段。 留学人员的选择过程。通过国外的使领馆对留学人员进行选择,然后由教育部组织这些留学人员来重庆来校与校内的专家进行项目的洽谈,然后进行项目申报,遴选项目进行启动。在项目启动以后,学校在研究工作当中给予大力的支持。 (11:56)

【嘉宾】 这是重庆市从99年到现在获得“春晖计划”项目支持的情况,后面是重庆大学获得“春晖计划”支持的情况。从02年到04年,先后有瑞士学人西部服务团和驻外教育参赞来我校进行考察,为了促进实质性地交流,重庆大学在2003、04年度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和专项经费当中,专门安排了几名留瑞学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我校的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作,并且给予经费的配套。 (11:56)

【嘉宾】 留英教授团分别03-05年三次来校考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签订了相关的合作协议,并以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的形式安排经费。先期启动项目,为下一步“春晖计划”的实施打好基础。 (11:56)

【嘉宾】 这是03年当时由山市长和徐队长率队留英团来我校考察。支持“春晖计划”的支持,获得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办其他可谓和部委的支持,产生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其他奖项多项,发明专利20项,授权5项,发表论文113篇,SCI27篇,完成专著2部。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了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研究生培养也是非常明显。 (11:57)

【嘉宾】 重庆市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的选题的正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期滚动创建了条件,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为国际平台开拓了思路,吸引引进人才,为海外人才来校提供了机会。通过“春晖计划”项目的实施,现在有很多考察团的成员现在已经在我们学校定居、工作,并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学校为访问学者提供重点实验室的专项基金,为“春晖计划”的实施赢得先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一批有显示度的成果。 (11:57)

【嘉宾】 下面我讲几个在“春晖计划”实施的几个典型的项目。第一就是基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效传动系统的研究,这个项目已经产业化了,在重庆市出口加工区现在已经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示范产业化基地,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在我们国家船舶的传动系统当中使用。 (11:57)

【嘉宾】 第二个项目是三峡库区固体废弃物和综合治理系统工程,这个项目成果已经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三建委办公室联合颁布的技术规范所采用,直接指导三峡库区库底废弃物的清污工作的直接指导,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获奖证书和三建委办公室证书的项目应用证明。 (11:58)

【嘉宾】 第三个成果是库区人工草场与水土保持和农业科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现在已经在丰都片区建立了大片的种植面积,获得了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这是三建委办公室郭主任和农业部杜部长在基地进行考察。 (11:58)

【嘉宾】 感谢教育部对重庆大学的关怀,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重庆大学的帮助,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11:58)

【嘉宾】张宁:谢谢胡学东主任,1997年留法学人赴甘肃,支持甘肃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科技发展项目,开辟了留学人员支持西部的项目的先河,下面我们就请中国留法学人代表张勇民先生发言。(12:0)

【嘉宾】 张勇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有幸代表在法国的留学人员就“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我们在法国为国所做的服务工作作一个汇报。在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和驻法使馆教育处的协助下,我们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自1997年起参与组织了三次留法学者支援祖国西部建设小组和服务团,对甘肃、贵州和陕西地区的科教发展和经济建设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1997年夏,由25名留法博士组成的留法学者参加西部建设小组,赴甘肃与兰州大学开展科技交流和项目合作。这是第一个由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组成的参加西部建设团队,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12:1)

【嘉宾】留法博士与当地科研人员共选定了55个合作项目,学科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农业、医药等。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部委和甘肃省总共投入360余万元经费支持这个项目。甘肃工作小组与兰州大学多年的合作中,通过授课、讲座、培训班科研合作等形式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2:2)

【嘉宾】 已故的巴黎顾教授为兰州大学开了必修课,先后有一百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听了课,他和兰州大学的教师合作编写了计算机化学教材等,不但使兰大建立了化学信息化的学科,而且使兰大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与留法学者的合作中,兰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学习的研究中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外内高度评价。留法学者参加西部建设的项目实施,对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为留学人员为祖国服务提供了新经验探索了新途径。鉴于留法学者在志愿甘肃中取得的成绩,2005年11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兰州大学批准了第一个留学人员教学基地,教育部“春晖计划”兰州大学基地,兰州大学今年5月成立了基地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今年暑气10余名留法人员赴兰州工作,其他留法的团体也纷纷加入到“春晖计划”兰州大学基地的建设当中来。1999年8月,由18名留法博士组成的留法学者志愿贵州建设团赴贵州开展支援和项目合作,与贵州省农科学院相关单位签订了59个协议书,其中32项获得了经费,贵州省政府匹配经费120多万元。鉴于贵州省当时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据介绍贵州省当时只有50名博士,留法人员积极组织创造条件为贵州省培养人才,2000年至今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由留法学者推荐,贵州已经选派30多余名到法国深造,他们有的就在留法人员的实验室工作。现在大部分的留法人员已经学成回国,其中14人获得法国博士学位,他们正在相关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如贵州大学通过“春晖计划”赴法的人员总共有8名,现已相继回到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们已经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承担的项目已经在相关学科的核心和相关论文上发表40多篇,效果有三项获贵州省进步一等奖,等其他奖项,申请专利6项,发明专项1项,可谓硕果累累。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12:2)

【嘉宾】 2001年8月全法科学15人赴陕西,在西北农业大学和西北大学和陕西大学开展工作,有26个合作项目获得“春晖计划”资助,这些项目的实施为陕西省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西北大学聘请6位建设小组成员,为各相关的客座教授,在建议和支持下,西北大学吸收了相关单位研究纳米材料和相关科研骨干,成立了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与建设小组成员白和任博士的合作,西北大学在炭纳米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已完成论文8篇,通过“春晖计划”的带动,许多合作项目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与陕西省地方政府和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形成了科研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12:3)

【嘉宾】 留法学者参加祖国西北建设的活动,在法国得到了好评,为此法国的文化促进会以2001年颁发30名参加祖国西部建设的学者,留法学者支援祖国西部的建设活动至始至终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热心支持和关心,在此我们表示中心地感谢,并将一如既往把支援祖国西部建设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谢谢大家! (12:3)

【嘉宾】 张宁:感谢留法学人代表张有名先生,下面我们请获得首届“春晖杯”创业大赛一等奖的优秀代表王刚先生发言。 (12:6)

【嘉宾】 王刚: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作为一个首届“春晖杯”大赛的获奖者我感到万分地高兴和激动,纵观历史,自从大唐以来,中国目前处于最鼎盛的阶段,中国国民回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当然了,这与祖国和人民以及党的领导是密切相关的。 (12:6)

【嘉宾】 我要讲的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海外的留学人员。作为一个海外的留学人员,他可能对金钱、可能对地位、可能对荣誉看得并不重要,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现在和刚才一位在德国的领事,他讲到了翁先生也是一个心脏外科医生,我在美国也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心脏外科医生,我跑遍了大江南北,我是广州医学院的客座教授,所以我对金钱和地位看得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否将我的知识产权,将我高科技的产品,将我的专利产品转化为商品,来报效祖国的江东父老,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12:7)

【嘉宾】 “春晖杯”和“春晖计划”为这个商品的转变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再次代表140名海外学子向教育部、科技部、广州第九届科技筹备委员会,以及数十家创业园表示中心地感谢。通过参赛是缘由模糊不清实有些幼稚的感性想法一步步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对原来的创业的商业计划书的准备,项目的洽谈,以及获取风险投资和入驻创业园,每一次步骤都感到了深刻的了解。同时我认为创业是一个坎坷不平崎岖的路,需要我们去奋斗,需要我们去抓住时机。昨天我在会上谈了,一个留学生要回国进行创业,他带回来的产品必须是符合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必须服务于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第二个原则,他必须有他的市场,第三个,他的制作效应必须简单,第四个,他的原材料的价格必须降低。如果有这个市场,说明你的产品是有出路的,也是对中国有帮助的。 (12:7)

【嘉宾】 最后,我代表海外学子,对筹备这次“春晖杯”大赛的相关单位,尤其是教育部、科技部,同时留学服务中心,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衷心地希望“春晖杯”每年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为海外学子报效祖国搭建平台。同时,我充分地希望已经走开的和在坐的海外留学人员返回到自己的岗位,将这次成功大赛的经验和消息传递给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使更多的海外学子回来参加这次大赛,为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12:7)

【嘉宾】 今天下午我要去上海,要去做一个手术,后天就要飞回美国,我预祝第九届刚轴科技交流会圆满成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样的机会来发表我的肺腑之言。谢谢大家! (12:8)

【嘉宾】 张宁:感谢王刚先生,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提问。 (12:8)

【嘉宾】让我们掌声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12:9)

【嘉宾】 “春晖计划”走过了十年,它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鼎立支持,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大力推动,更离不开在外留学人员的踊跃参与,更离不开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大力支持、组织和领导,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同心协力,继续参与、关心、支持“春晖计划”,把“春晖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其、做实。让我们沟通期待“春晖计划”更为绚丽的下一个十年。谢谢大家!“春晖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到此结束,谢谢! (12:9)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上午的直播就到此结束了。下午我们将为大家继续直播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实况。 (12:21)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现在正在广州会展中心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的现场,今天上午,第九届留交会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天上午我们神州学人网站已经进行了网络直播,报道了第九届留交会开幕式的情况,并且也直播了首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的颁奖情况,以及教育部组织的“西部专场”的情况。今天下午,我们要直播的是第二届广州留学人员推介会。(13:59)

【主持人】本次推介会是由广州市人事局、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神州学人编辑部共同主办,由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承办的。这是继今年2006年7月第一届广州留学人员推介会——教育科技专场成功举办之后,几家单位的再次合作。(14:0)

【主持人】我们今天将要采访的嘉宾有广州留学人员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留学人才配置部部长,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总经理刘必兰女士,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正宇,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华南地区总经理马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职业生涯高级导师胡兴龙,以及在现场的留学人员和参展企业。 (14:1)

【主持人】 首先我们请神州学人的副总编许珑致词。 (14:2)

【嘉宾】 神州学人副总编许珑:由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广州市人事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神州学人编辑部主办,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承办的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国际交流会海外留学人才招聘专场马上就要开始了。 (14:29)

【嘉宾】 近几年,随着留学人员陆续学成回国,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了帮助留学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好这座交流的平台,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我们相信借助第九届广州留交会的这艘大船,我们这次活动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支持,感谢相关单位给予我们的帮助。 (14:29)

【主持人】 现在,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配置中心总经理刘必兰女士和今天的几位嘉宾都已经来到了我们的直播现场,我们将进行今天下午的直播访谈。 (14:34)

【主持人】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现场。 (14:37)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现在先请华南海外留学人员配置中心的总经理刘必兰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14:45)

【嘉宾】 刘必兰:今天请来几位嘉宾一,个是众家设计有限公司的张强先生,还有贝塔斯招聘经理曹磊。还有安捷妤的人力资源课长丁明芬。 。 (14:46)

【主持人】首先欢迎大家。 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时间段搞这样一个座谈,在网上我们会同步直播出去。 主要是围绕留学人才在国内的发展、就业,目前这种形势下的现状和特点是怎样的,大家看到的,包括我们搞的这次留交会活动,还有留学人才推介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内企业和在外留学人员的需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怎样的建议,请大家献计献策吧。 (14:47)

【嘉宾】 刘必兰:我们这次由广州市人事局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神舟学人共同举办,…承办的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又是一个海外人才招聘专场,今天拉开了序幕,那么我们这个会,应该说整个这个会场,参展的企业还是比较多的,前期在我们广州留学服务管理中心和我们华南海外人才配置中心以及神州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神州学人的网站和我们华南留学人才网上都已经将这次参会的留学人员、参会企业以及企业的招聘职业信息已经全部在网上公布。 (14:47)

【嘉宾】 今天上午我们跟参展的41家企业做了初步的沟通,今天上午到12点钟的时候,一共收了153份求职简历,其中面试了87人,安排复试有28人。留学生洽谈比较多的有几家,一个是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还有广州长隆集团,环球市场集团,还有广州百家信集团,这几家今天上午留学生的求职、面试是比较多的,还有参加现场的安捷妤、贝塔斯曼的都在这里。我就先做一个开场白,然后请企业和专家按照王老师的要求来配合这个主题去谈。 (14:48)

【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接受我们采访的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华南地区总经理马越。远大有一个很新的理念,“环保比盈利更重要”。(15:11)

【嘉宾】 这样的招聘会实际上我们不是第一次参加,前几届都有参加,整体来说,给我们的感觉,跟一般的招聘会最大的不同,我感觉很多留学人员,好像还是带着项目来的,通过这样的平台找到一些很好的合作伙伴,我觉得这是跟普通一般的招聘会有所不同的地方。 (15:11)

【嘉宾】 从我们企业这样一个角度,我们的产品目前来说在全世界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像我们讲的非电空调,不是一般的我们叫暖通空调工程师或者是留学人员接触到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它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说,对于留学人员方面,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他们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一些经验,跟国际大的卖场打交道,以及他的管理理念,很多都是营销专业毕业的,我们希望能够吸取国际上好的管理经验。(15:11)

【嘉宾】 至于说产品方面,未必是对我们这个行业很了解,因为我们主要用他们是用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还有一个是优秀的管理经验。我想主要是这两点。 (15:12)

【嘉宾】 这些年,因为我们参加了几届留交会,陆陆续续吸收了不少这方面的专才,在我们的美国公司也好,欧洲公司也好,有许多都是从招聘会上招聘来的人才。 (15:12)

【主持人】 主持人:这次洽谈会上有没有接触到特别满意的留学人才呢?(15:13)

【嘉宾】 马越:我今天收到了几十份简历,我觉得大概有十几个人不错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沟通。还有就是针对在国内市场管理方面的,希望给我们一些更新的知识、更新的经验。(15:13)

【嘉宾】 主持人:目前在你们的团队中,留学人员占了怎样的比例,他们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5:14)

【嘉宾】 马越: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是在管理层方面,我想应该是在10%-20%左右吧。 (15:14)

【嘉宾】 刘必兰:我们在第四期,11月底的时候,举办了第四届留学人员就业辅导,远大空调对我们很支持,当时参加了我们模拟面试,远大空调提供了他们正在招聘的客户经理职位,现场有四位留学生参加了这个模拟面试,现场远大空调也面试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客户经理,是从加拿大留学回来的熊先生。我整个的感觉,远大空调对人才,就象刚才马总所讲的,比较看重海外人才的知识和经验。 (15:15)

【嘉宾】 马越:我们还会提供比较好的培训,进入远大的新职工,我们一般会给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一方面是企业文化,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产品知识。 (15:15)

【主持人】 主持人:海外的留学人员回来适应本土的文化和氛围,也需要一个过程。 (15:16)

【嘉宾】 马越:对,需要一个时间的。一般来说,封闭的三个月,大家灌输一些远大的企业理念,还有环保的一些做法,再一个就是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我们希望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他能够融入到企业。 (15:17)

【嘉宾】 主持人:如果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您会给来求职的留学人员提供怎样的建议。 (15:18)

【嘉宾】 马越:现在来说,求职人员,我一年也面试一两百个人,留学人员有些有工作经历,有些没有,但是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脚踏实地,从最初的做起,不要说一步登天。很多时候,留学人员也好,或者刚刚毕业的毕业生也好,相对来说有一点浮躁,我自己是这样的感觉。 (15:18)

【嘉宾】 马越:对。不是说我是博士,或者没有多少薪水我不进,我想这样未来的路不会很宽。作为新入职的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有这样的机会去学习,积累经验。(15:18)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15:19)

【主持人】 留学日本回来张强是众家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官,也是16届亚运会视觉设计的专家评委。此次留交会,他既是来作一个展览,也希望通过留学人才推介会找到适合企业的留学人员。 (16:2)

【嘉宾】 张强:留交会一直是叫做广州留学科技人员交流会,实际上跟我们搞创意工作的有一点距离,特别是去年已经提出文化创意的理念。其实创意类人才、设计类人才跟科技类人才互补性很强的,现在的产品除了功能技术之外,生活水平上去了,还强调美观、使用方便,还有趣味性,都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我们也想建议,今后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能不能扩大一点点,这样可能来的人更多一些。 (16:5)

【主持人】 主持人:现在国家也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对你们的事业是不是更有促进? (16:7)

【嘉宾】 张强:是完全一致的。 (16:7)

【主持人】 主持人:从您自己这几年在广州的发展情况看,你会给想到广州来发展的留学人员怎样的建议呢? (16:7)

【主持人】 张强:广州的环境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好的,第一点在这个产业中,广州的基础可以说相当好,它的配套生产,还有它的加工业,通过这么多年的OEM,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方面的经验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大家知道创意产业是一个链条,不是光我们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怎样把想法转变为产品、产品转换为商品,每一个链条的环节在广州都有。我们也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现在政府也在支持创意产业,把这几个环节连接在一块,我想广州的创意产业应该会很快的走在国内的前列。 (16:9)

【主持人】主持人:从您个人目前的感觉看,您是会选择一直在广州创业,还是说将来有可能到其他的城市,或者是到其他的国家,再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事业呢? (16:9)

【嘉宾】张强:我是从日本回来的。我在日本有我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其他的地方,像是上海、北京这些地方,都有一些机会,因为我对于品牌,大家现在一直在说自主品牌,我认为品牌很关键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产品,电器产品可能有技术、有外观,食品还有包装的问题,这些都是跟消费者紧紧相联的。在产业基础上,我觉得广州现在是有蛮好的基础,我会先立足于广州,然后再看发展。 (16:10)

【嘉宾】刘必兰:张强是2010年亚运会徽标的设计者。 (16:10)

【嘉宾】张强:是我们公司这个团队奋斗了很久的一个结果。 (16:11)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下面我们要采访的是 贝塔斯曼人力资源部高级人力资源专员曹磊女士。 (16:13)

【嘉宾】曹磊:首先要说,贝塔斯曼是一个非常大的集团公司,有不同的业务分支,我们属于其中的一个业务分支,我们主要提供企业服务,侧重于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主营的业务。 (16:14)

【嘉宾】 曹磊:我第一次跟留学中心合作,是在去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广州分公司刚刚成立,我们也会对留学人员有比较大的需求,一年来,虽然当时没有留学人员加入,但是在今天,也有一些蛮好的留学人员投递简历,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会有留学人员加入公司,为公司做服务。 (16:14)

【主持人】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公司对留学人员有很大的需求,为什么你们对留学人员情有独钟呢? (16:15)

【嘉宾】曹磊:我们的业务,主要是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这一块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是很新的概念,很少有公司在做这一块的业务,也有很少的人说他会有非常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们会希望员工有非常好的教育背景,有非常快速的学习能力,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在现在这个时期,也会得到总部非常大的支持,所以会希望留学人员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比较快的掌握一些相应的知识,包括技能。(16:16)

【嘉宾】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留学人员需求方面,主要是分为两块。一块是非常偏技术类的,或者说是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一些留学人员,那另外一块就是商科的留学人员,如果他们进入公司,如果是技术背景的话会作为IT咨询顾问,如果是商科背景的,可以是营销方面的顾问。 (16:16)

【主持人】 主持人:如果您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做的更好,在那些方面还可以更着力一些? (16:17)

【嘉宾】 曹磊:今天有一些留学人员来投递简历,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在现在这个时期会更多的希望在留学之前有过工作经验的,或者说他留学回来有一段工作经验,而今天接触到一些刚刚学成归来的,这些留学人员完全之前没有工作经验的,所以我的建议,如果之后可以分成比如说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的一块,可能是一个专场,另外是有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专场,可能会有针对性。 (16:17)

【嘉宾】刘必兰:后期在这个方面我们也会继续跟进。 (16:18)

【主持人】主持人:今后你们还会继续参与这些活动吗? (16:18)

【嘉宾】曹磊:对。 (16:18)

【主持人】丁明芬是安婕妤美容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课长,作为一个台资企业,他们同样也希望有优秀的留学人员加入。 (16:21)

【嘉宾】丁明芬:我们是从事美容化妆品的专业厂家。这次参加留交会,也希望有国际经验的留学人员加入公司,使公司有更加国际化的概念。 (16:22)

【主持人】 主持人:如果在现场,您来挑人的话,我想听一下您对哪些人是觉得最适合你们企业的,我想可能留学人员也会想你们企业会要什么样的人? (16:23)

【嘉宾】丁明芬:今天来挑人的,我坦然讲,是希望有海外留学背景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当然这个专业性要求可能高一些。 (16:23)

【主持人】 主持人:性别和年龄呢? (16:23)

【嘉宾】丁明芬:都没有。我反而是希望年龄大一点的。我们公司的女性其实是占到百分之八九十。 (16:24)

【嘉宾】刘必兰:具体到协调、沟通、表达上呢,您对他们有怎样的要求呢? (16:24)

【嘉宾】丁明芬:不同的职位要求不一样,如果是做市场的化,形象、表达都要好,今天我过来招的比较倾向于管理职的,也国际化背景的,希望他有带队的能力,能有团队训练的能力,还有统筹规划的能力。 (16:25)

【嘉宾】刘必兰:今天现场的情况怎么样? (16:25)

【嘉宾】 丁明芬:现场也有收到一些简历,但是特别理想的还没有。 (16:25)

【主持人】 今天在推介会现场我们还见到了留学瑞典的裴志超,他也是国家优秀自费生奖学金的获得者,并且将自己五千美元的奖金全部捐给了自己的家乡,这次也是第一次回国参加留交会,感觉很有收获。 (16:28)

【嘉宾】我这次回来参加留学生首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带着项目来了,接触了一些创业园,还有风险投资公司以及一些企业,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了很多收获,初步达成了一些意向,这样的平台很好。 (16:29)

【主持人】 主持人:瑞典有很多高层次的留学人员,像他们如果要回国或者说为国服务,您觉得,国内的相关机构怎样更好地做好平台搭建工作? (16:30)

【嘉宾】 这一点我还特别想谈一下神州学人杂志,它可以做很好的平台,为国内一些用人单位和国外的留学生成为平台。神州学人有网络版,网络的功能很强大,有很多的信息,如果说能把这个网络平台建好,有人才库,海外留学人员,硕士、博士可以按不同的专业在人才库里,用人单位有一个用人单位信息库,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需要的人才,留学生也可以从用人单位信息库里找到信息。 (16:32)

【嘉宾】 我还有一些想法,网络建好了,要让更多的留学人员知道这个网络,就是知名度的问题,通过使馆教育处等等,每一个留学生报道,将来搞活动把网站发给他,他找工作马上就会登陆这个网站。我想把网络平台建好,这很重要。(16:32)

【主持人】 今天我们请来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职业培训中心副主任胡兴龙。胡主任在广州留学人员中很有知名度,因为您给很多留学人员做过就业的辅导。实际上我想留学人员非常关心在求职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环节,能够帮助自己很好的去打开一个局面,然后有一个好的人生规划?我们来听听听听专家的建议。(16:37)

【嘉宾】胡兴龙:近十年的时间,我接触的大学生,给大学生做求职辅导,另外在珠三角、长三角,都跟一些企业做管理咨询,其中人力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服务内容。 (16:37)

【嘉宾】胡兴龙: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留学人员求职的过程当中,几次我都参加了华南海外留学配置中心举办的培训会,我个人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欠缺,这是一个问题。(16:38)

【嘉宾】 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对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路线、路径不清晰。 (16:38)

【主持人】主持人:没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设计。 (16:39)

【嘉宾】胡兴龙:对。这方面很欠缺。 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他们在面试的过程中准备不足,没有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还有就是他们的经历,现在的海归跟十年前的海归有比较大的区别,年龄越来越小,工作经验欠缺。那并不是说留学人员他的年龄小、欠缺工作经验就没有优势,实际上还是有优势,只是面对国内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怎么样把自己的优势突出,我觉得这是普遍海外留学人员要考虑的问题。 (16:39)

【主持人】 主持人:您做面试辅导的过程中有没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哪些方面没有做好,最后影响了自己的求职或发展。 (16:40)

【嘉宾】胡兴龙:还是有的。比如说细节注意不到的问题,礼貌问题,一些在海外求学的留学人员可能比较随意一些,面对面的时候可能让人觉得没有精神状态,从企业来说可能希望招到更职业化的人才,所谓职业化你要有这个职业意识,面对面试官要进入角色,首先要打动他,让他觉得你就是他想要的人选。 你要有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要有专业的技能。再一个就是职业规范,就是说我的言行举止都要体现出我的职业化,所以这一块非常的重要。 (16:41)

【主持人】 主持人:那您有的时候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在西方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发达国家拿到了很高的学位,但是在面试环节时,仍然还会出现刚才您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您觉得是不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呢? (16:41)

【嘉宾】胡兴龙:对,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叫做茶壶煮饺子有料倒不出。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留学人员在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沟通能力普遍不足。沟通能力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他不能领会面试官提问的内涵含义是什么,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16:42)

【嘉宾】 胡兴龙:举一个例子,面试官很多场合都会提这样的问题,请描述一下您自己,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可能有三个答案的选择,第一个答案就是你把你的简历重复一遍,有哪些学历、从事过那些工作,泛泛而谈展现一下。第二个可能是选择重点的表现我的优势或者是特长,也想从众多的求职者突出。第三个选择你可以选择列举几个小小的案例,结合你的性格特征,用案例来证明你具备这个特长。 (16:42)

【嘉宾】 其实在这里面,提问方要考察的就是你的性格特征、特长,有没有依据,所以显然答案是要选第三个,就是你说出某方面的特征,然后要有案例。这样面试官觉得你讲出你的特长,比如说你的组织能力很强,你能够讲出你的组织能力强在什么地方,比如说组织了什么Party,然后面试官觉得你有理有据,既讲出了自己的特长,又有案例。 现在很多求职者只是停在概念化上,我的组织能力强等等,但是没有具体化。 (16:43)

【主持人】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像有关留学服务部门推出的一些举措,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对留学人员很好的找到自己发展的起点有帮助呢? (16:44)

【嘉宾】胡兴龙:对。我觉得神州学人,还有华南海外留学人员配置中心,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将企业的需求不断的传递出去,现在企业的需求就是需要职业化的人,这个职业化不是说你一定要有工作经历,这是不一定的,你要有职业的心态。比如说我要进入你企业,百家信的宋总也在这里,你对百家信了解多少,如果职业化的,第一时间就要收集他的资料,他需要的这个空缺职位的素质要求是怎样的,你要有针对性的扣住他的需求点,这样就会更匹配了。 (16:45)

【嘉宾】 现在有一个落差,企业要求的高一些,而留学人员的现状又低,所以两边有一个落差,匹配不起来。面试技巧,从穿装到讲话,有这样的一个活动,搭建两边沟通的平台。 (16:45)

【主持人】 留澳硕士袁晓目前是广州市丽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今天是专门来参加留交会的,感觉收获也很大。 (16:48)

【嘉宾】袁晓:我是营销管理方面的。我去年过来看过,觉得留交会还是有一点规模的,今年想过来看一下,看一下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想认识一些新的朋友。收获主要是看到留学归国人员越来越多,带来的项目层次、内容都很丰富。 (16:49)

【主持人】 主持人:从您自己回国发展的经历来说,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可以告诉那些想要回国的留学人员? (16:49)

【嘉宾】袁晓:也分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是创业方面,像职业经理人方面的发展,这两个可能选择的道路不同,带来的具体措施也会不一样。留学生在国内创业,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时间,毕竟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创业前景非常广阔。(16:50)

【嘉宾】 袁晓: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是自己最好有一个比较过硬的技术性比较强的项目带回来,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创业优势,另外一个就是能够解决资金的问题,有一个融资的渠道,任何项目要把它做大做强,资金融资渠道畅通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个就是自己的心态调整,有很多留学生回来他们就觉得可能跟我们在国外生活的环境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怎么样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国内现实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从选择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各方面专才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心态。 (16:50)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今天的网络直播访谈。我们今天的直播现场是在留交会的2C大厅,第二届广州留学人才推介会进入到了第二天,昨天我们已经请华南海外留学人员配置中心的总经理刘必兰女士介绍了此次推介会的有关情况。(9:32)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将要采访参加推介会的留学人员,有关企业,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另外,还将采访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公使衔参赞朱小玉、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馆参赞艾方林、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参赞王永利、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一林还将现场就留学人员的问题进行解答。 (9:33)

【主持人】 朱公参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上次采访您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您在澳大利亚对留学人员很多就业方面的需求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调查,您一直希望留学人员的就业发展规划一定要放在留学之前就来做。 (9:44)

【主持人】 那我想先请您介绍一下澳大利亚的留学人员的就业需求做一个介绍,让毛主任也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对于国内这些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 (9:46)

【嘉宾】 朱小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曾经邀请我在他们的就业中心,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基本上都是就要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专门介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为这些孩子都面临着毕业以后怎么办的选择。我通过跟孩子们的接触,跟他们有一些交谈,包括对他们情况的了解,我当时就感觉到我们孩子在出国前实际上很盲目,当然我觉得也是多层面的,很多人出国学习什么专业,目的不是想回国服务,而是想怎么更好的留在国外。 (9:48)

【嘉宾】 他们选择的专业,大多都是财会、计算机这种,很多孩子你一问基本上都是这些。为什么?因为澳大利亚这些是短缺专业,但是这些人回到中国并不好找工作。(9:53)

【嘉宾】 我给孩子们讲,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些专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给他们作主,另外还有中介机构给他们的咨询,我觉得这些信息都不是很够。孩子们出来之前,一定要想我出国做什么、为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很多孩子毕业之后就非常盲目,他们不知道是不是要继续升学、找工作是不是好找、是不是要回国。孩子们现在出国年龄都偏小,留学生群体的年龄逐渐在往下走,他们没有太自主的想法,这是他们的一个困惑。如果他们一开始选择专业不是太好的话,等于他就耽误了,之后他要在硕士层面上找回来。 (9:56)

【嘉宾】 在国内的出口留学服务机构,能在这些方面为孩子们做一些什么。我觉得神州学人有很多指导作用,他们的网络搞的很好,给孩子们登回去很多就业的信息。这些,我都利用各种机会在澳大利亚对所有的学生群体都来讲,告诉他们想回国可以点击国内哪些相关网站,这些方面确实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9:58)

【主持人】 毛主任,你这边也做了很多为留学人员搭建平台的工作,能不能把你们现在做的情况,和朱公参沟通一下,你们能为澳大利亚留学归国人员就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9:59)

【嘉宾】 毛主任:刚才朱公参讲了他在国外了解留学生的情况,还有包括国内人才就业的情况,这是事实,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留学生出国的时候,包括我们的中介在介绍、帮助留学生出国的时候,都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带着父母的愿望,中介是为了服务父母,因为你们的父母是出钱者,为了父母的需求,来给孩子做一个包装,让他们出去留学。这之后,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本身的就业体系,每一个城市都不一样,所以你外省的出国留学生回来以后,他不一定回到本地,可能到南方来,南方缺什么人才呢?他也不知道。 (10:1)

【嘉宾】 现在我们就在这整个人才配置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很大的问题,要改变过去的模式。 第一,就是你要给孩子去留学的时候,讲清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专业的问题是去了以后,根据想发展的方向来定,家长和我们都只能做一个参谋,因为你不可能说我现在定的东西就是我以后都能用的。(10:2)

【嘉宾】 第二个道理,让他能够多一点接触社会,其实我们的留学生也好,包括我们现在国内的大学生也好,都缺乏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社会的实践经验太少,所以去判断事物的能力太少,最后就是盲目,让他们多收多少,不是要为了钱,哪怕做义工,你都要去参与社会,这个时候再找自己的定位就可能又会有一个新的方向。 (10:2)

【嘉宾】 第三个道理,孩子们读本科的时候,最好不要去选专业很死的课程,比如说会计,你到西方学会计,只有西方能够用,东方不能用,两个国家的会计法都不一样,你用不上,所以你去学会计,那以后只有一个方法你留在那个地方才有发展,不然的话你回来还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敢用你的。在引导的时候要说清楚两地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才能感觉到家长的定位也好,小孩的选择也好,包括中介的推荐也好,是就市场而论,不要就孩子的兴趣或者家长的要求来做决定,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做了。 (10:2)

【嘉宾】 第二,留学生回来可以说数量越来越多,全国大概有23万的留学生回来,但是回来的这批人中有50%是老的留学生,也是成了才的留学生,也是我们国家公派出去的留学生,有一半是后期有钱出去培训的那些留学生。但是这些学生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们缺乏三个我们国内最关键的要素。第一,几年的国外留学,把这里的人脉关系断掉了 (10:3)

【主持人】 朱公参是不是有这样的同感? (10:4)

【嘉宾】 朱小玉:应该是这样,就看你读不读本科,如果说你的大学本科是在国内读的,你去读研究生,我觉得你的脉络没有断,但是如果你本科、高中,二三年级就走了,本科在外面读的,我觉得基本上他跟国内不接触了。 (10:4)

【嘉宾】毛主任:还有一个,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实有一种很潜移默化的东西,他对国内很多做法都不满意。第三个,我们国内的人力资源招聘模式跟外国的人力资源招聘模式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他们也不适应。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我们就开始着手,去年成立了留学人才配置部,对回国留学人员怎么找工作,找工作前的面试辅导、心态辅导等等。 (10:5)

【嘉宾】毛主任:我在跟留学生咨询的时候,我给他两个概念。第一,学好专业,第二,你先把身份解决掉。 (10:6)

【嘉宾】 毛主任:不要入籍,绝对不要入籍,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在想一个问题,很多的留学生回来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就是没有工作经验。 (10:7)

【主持人】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毛主任,可能朱公参也特别想了解,在我们了解到的范围当中,从澳大利亚回来的留学人员在广州的就业发展是怎样的状况? (10:8)

【嘉宾】 毛主任:澳大利亚回来的那些人,他分为两个部分。 在中国的一般来讲都在金融业比较多,银行,包括那些证券公司比较多。还有1/3在香港,为什么?因为身份解决了,他不用通过香港的专才引进,直接可以进入香港。所以澳大利亚那些学生来找工作的人,基本上很少很少。最多是英国、荷兰这些国家。 (10:9)

【嘉宾】 朱小玉:很多学生去澳大利亚学习,很多没有选择到澳大利亚最好的学科,澳大利亚有很多优势的学科,像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兽医、生态、植物、环保,还有包括海洋、矿业矿产开发挖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还有医学,九个诺贝尔奖金有六个是医学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中很少选择这些。 (10:11)

【嘉宾】 毛主任:医学我们也了解过这个专业,一个是学费贵,一个是时间长。 (10:11)

【嘉宾】 朱小玉:所以孩子们出去,还是一个发展自己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允许人家有这种想法。但是从导向上来讲,我觉得如果作为中介,特别是出国前的服务,可以把各个国家的优势学科,至少广而告之吧,选不选是个人和家长的事,但是让他们非常明白。我们教育处今年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调研,叫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全方位介绍,大概几万字吧,从澳大利亚教育状况到各种各样,所有学校的奖项专业,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我们出了一本书。我们也有电子版的,高教出版社也给我们出版。 (10:12)

【嘉宾】我们最主要是想给国家指导派出公派生的时候,能够择优派遣,到最好的学校学到最好的学科,我们主要为“三个一流”来做,但是我想完全也可以为社会上广大的留学服务机构,包括家长和学生们来参考。我们也是拿出时间、下了功夫做的。 (10:14)

【嘉宾】 毛主任:由于我们自己可能本身是做留学,我们都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我们可能对各个国家的一些人才需求方面,或者是专业设置和优势,了解的情况还比较少。 (10:14)

【主持人】 我们跟留学生服务中心,还有广州分中心、配置中心,通过海外的使领馆、教育处(组)搞留学人才推介会,这次的推介会第二届,就到了留交会上了,作为留交会上的一个项目。实际上我们也是想探索,怎样通过我们的共同合作,架这么一个桥梁。(10:16)

【主持人】 朱小玉: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想法。我在澳大利亚,对自费生更多是信息的服务,吸引他们回国,首先是安全,能够安全留学、平安返回,其次国内各种有用的信息,对于公派生我们完全是全方位的服务,从来到走。那么对优秀的,就已经在那儿落户的留学生,告诉他们国家出台的各种各样大政策、吸引人的想法,我今年大概讲了十几场,光这些人才的报告会我就做了六场,还不算在其他地方跟留学生讲,所以在这个群体里面,应该说教育处是维系留学生最紧密的连接口,通过我们我觉得完全可以,因为我们联系了19个学联,那么多的专业的组织,所以这些接口都在我们这里,完全可以。 (10:16)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接下来我们要采访的是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馆的教育参赞艾方林。 (10:19)

【嘉宾】艾方林:今年是第九届留交会,在留学人员中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很多留学人员把广州的科技交流会看作是跟国内建立联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渠道。现在有一些人在国外不仅是自己的事业做的好,而且对项目也有自己的专利,就想有一个机会跟国内的企业或者是高校合作,我觉得留交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10:33)

【嘉宾】 留学人员在国外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时间之后,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有一些项目,如果是十年以前,或者是更早一点,很多人有这个心,但是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条件来报效祖国,或者是来洽谈项目,那就是很虚的事情。现在留学人员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在工作中进行创造,已经有这种条件和能力为祖国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他们有些可以在国内办企业,更多还是想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因为国外的事业他也不能完全离开,完全回来对有些人来说可以,但是有些人还是不行,因为有家庭、有孩子,再加上有比较固定的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生活条件也比较好,他完全回来可能还不可能。 (10:34)

【嘉宾】通过留交会这个平台,他们可以寻求国内合作伙伴,有的他们把产权、专利嫁接给国内的企业或者是单位,有一种是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他们在技术上给予指导或者给予投入,可以占一定股份,合作来搞。因为过去我们信息渠道不太畅通,虽然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都有一些平台向国外发布一些需求信息、项目信息和人才岗位信息,但是国外没有整合,怎样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可以看到全面的,现在都是分散的、零碎的。现在很多留学人员,像我们问题非常突出,因为人才比较集中,都是硕士、博士,都在各个部门、各个重点院校、各个大型企业工作,都有自己的专利或者是自己的知识,或者是知识的技能,要寻求合作伙伴或者是寻求回国服务,现在就缺少一种渠道使他们建立联系。 (10:35)

【嘉宾】作为我们使领馆,我们是极力支持他们回国服务和多种形式为国服务,但是我们对口的中间环节、我们对对口的信息也不是很全面,所以我们有时候也显得比较痛苦。国内现在也有一些招聘团组去国外,但是时间很短暂、项目比较局限,这种也是比较好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现代技术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在时间上安排的不合适,有些人没有机会去。所以网上的信息和面对面的洽谈,这些都是使留学人员顺利回国,或者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形式,广州留交会就是这种形式一种很好的体现,直接的、直观的来进行面对面的洽谈,所以我觉得留交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但是将来可能宣传的广度更大一点,使更多的留学人员能够回来参加这个活动。 (10:36)

【主持人】 主持人:现在我们和广州合作搞第二届留学人才推介会,把这边的人才需求和海外留学人才职位的愿望,我们中间搭起桥梁来,特别是通过海外教育处组,把这些信息广泛的发布给留学人员,我们通过网络的形式提前把信息发布出去,然后把具体的招聘信息,集中的、分类的给登上去。 (10:36)

【嘉宾】艾方林:这样很好啊,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他们的需求。国外现在如果有一个机构和国内建立一个联系,就是国内把用人信息有一个平台,国外有一个机构把国外所需要的岗位有一个平台,这样两个对接,使他们在网上面对面,或者点对点进行沟通可能更好。 (10:37)

【主持人】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10:37)

【主持人】 近几年来新加坡的中国留学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中国驻新加坡的教育参赞王永利认为,其实新加坡和广州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今后可以有更多的合作交流。 (10:39)

【主持人】主持人:我们这次就是想让你们有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大家互相都了解一下,他们也想了解在新加坡的留学人员,对于国内的就业发展有什么样的需求,可能您也想了解在广州这边的有关服务机构,能为从新加坡回来的留学人员做一些什么。 (10:43)

【嘉宾】王永利:我想是这样的,留学人员回国这件事,总的来说,我个人的看法,留学人员回国基本上比较理性化,更多是关心到自己到底怎么发展。现在留学人员回国,大部分是到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 (10:44)

【嘉宾】 由于新加坡没有资源,唯一能开发的就是人力资源,所以他是想办法把我们的人才吸引过去,然后让我们的人才留下来。但是像前几年比较流行的,我们在新加坡搞大型吸引活动是比较低调的,但是这两年有比较大的变化,新加坡现在总体来说,我个人感觉,国际化意识现在在增强,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这一块的意识要比以前弱小一点。当然他们现在也在抓,但是我在国际人才市场公平的竞争的情况下抓,而不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 (10:45)

【嘉宾】 新加坡的人才结构,对我们来讲,差不多有50%的人,新加坡从欧美挖过来的,这些人在新加坡呆的话,一般呆到六年到八年,这个时候心里就比较烦燥了,为什么呢?新加坡太小了,他们就想能不能再找一个更大的平台,还要考虑到一个长期安家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实际上在亚洲是起步很早的,当时他就是在外面挖了一大批人过来,上海包括NEC一次就挖了60个人,新加坡一下子就慌了,后来新加坡又把他的待遇提高一点,又回头了一些人。现在国际人才市场就在这里放着,我留不住人是因为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的待遇不够,我们可以在新加坡做一些工作。 (10:46)

【嘉宾】 新加坡整个国家有12个研究所,研究所里面的研究人员,加大学里面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大概是60%到70%是外国人,大概来自37个国家,这37个国家里,从中国过去的,就是是中国人,占到30%到40%。同时在他们的大学里,我们学生的比例也很高,比如说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概是在3500人左右,差不多有2000人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00人一个大学里,比重比较高。这些人才我们吸引他,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10:46)

【嘉宾】 在新加坡很多人跟国内联系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国内一个竞争比较激烈,他们时间长了以后,回来的渠道不方便,可能这个公司要人吧,或者单位要人,他找不到真正管事的人。我一下子能够给你找到真正管事的人,这样的话需求马上就能上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国内应该有适当的派一些招聘团过去,现在留学生联谊会现在实力也比较强了,我们跟他们可以合在一起,包括搞一些招聘会,也可以到实地去看一下。人家要做那么大的一个决策,如果说回国只考虑一两年的话,肯定很多人不愿意了,他肯定要考虑稍微长一些,包括工作、孩子等等问题。 (10:47)

【主持人】 主持人:具体到广州这个地方,广州吸引留学人才做了很多工作,就你看来,广州在吸引留学人才方面可以在哪些方面突显出自己的优势? (10:48)

【嘉宾】王永利:我刚才实际上也在想呢,实际上,新加坡跟广东在很多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广东每一年到新加坡,包括考察、招商,或者是人才培训,广东反而很少,集中的是哪儿呢?一个是西安,最主要的就是江苏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这两年像是吉林、河北、陕西。新加坡很多人其实也是讲广东话的,广东反而在新加坡出现,包括影响上还是比较小一些。 (10:49)

【嘉宾】 毛主任:广东为什么到新加坡比较少呢,原因是两个。第一个是因为它很多模式有点像广州。第二个,像这种新加坡的留学人员,在广州来讲只是一些家庭钱比较紧张的学生,他稍微多一些的钱都不愿意放在新加坡,宁愿到澳大利亚,再差一点我到新西兰。(10:51)

【嘉宾】 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新加坡它是英文教育,但是日常生活中还能用华语,所以语言的能力还是有一点弱。在新加坡最有竞争力的就是南洋理工大学。在广州要去的话,要新加坡去的,大部分都是成绩不是很好的,所以新加坡回来的学生很少,广东还有一个最绝的地方,到新加坡去的人,哪怕把身份留在了新加坡,他只是跳板,从新加坡拿到护照以后再到别的地方。 (10:52)

【嘉宾】王永利:对。另外回来到底做什么、怎么做,我觉得这方面了解的信息还不够。新加坡还有一个特点,这个城市是一个商业气氛很浓的城市,所以很多人现在慢慢受到影响,包括我们到那儿去很长时间的,像博士什么的,这种理念转的比较快、影响比较大,商业观念比较强,这一点可能跟广东等地方比较接近。这些地方的人搞发明创作,就会想下面怎么进入市场,变成钱。 (10:53)

【嘉宾】 毛主任:新加坡其实有很多人才,新加坡这两年人才也在慢慢的饱和,其实我们国内需要的是高端人才比较缺,低端人才是不缺的,怎么把高端人才需要的信息跟新加坡能够对接起来,以后我们在网站服务方面,怎么把信息对接,包括组成团,这种团对留学生群体信息的了解,包括新加坡留学生对国内想知道的信息等,我们慢慢找机会把它理清楚,看怎么对接。 (10:55)

【嘉宾】 王永利:你们招聘岗位需求的网站,可以联到我们使馆的网站上。 (10:55)

【嘉宾】毛主任:现在我们跟神州学人已经在连接了,在神州学人上可以找到我们。 (10:55)

【嘉宾】 王焕现:我也刚刚去走了一遍,刚从新加坡回来,跟我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它那边的大学不多,但是中国学生不少,不像去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学生,它是新加坡政府跟中国政府有一个15年的协议,从我们的大学招收拔尖的学生,现在在国内很多人不知道,我这次去一看很吃惊,因为他们自己说,他们说我们都是有特长的学生,然后说有什么样的特长,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 (10:57)

【嘉宾】 王永利:北京这两年是加强了跟新加坡的联系,以后我们会更多地为国内的相关单位搭建桥梁。 (10:58)

【主持人】 广州百嘉信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人事中心总监宋国琴也是一位留学归国人员,因为工作关系,她和华南留学人员配置中心有很多联系,并且认为中心的发展是超乎自己的想象。 (11:21)

【嘉宾】宋国琴:坦白讲,我个人是蛮诧异。华南留学人员配置中心发展和成长性,是超出大家的预期的。我觉得这是政府的一个骄傲,它确实可以给到海归这个团体非常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因为我也是海归,我们那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有什么培训班,就是自己去调整,你见了几次单位以后,就自然会不断的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觉得有问题了。 (11:22)

【嘉宾】 刘必兰:首届留学人员就业辅导课上,我们就请了宋总,她给留学生讲如何进行心态的调整,结果她演讲结束之后,很多留学生跟她一直沟通和交流,因为她是亲身经历过来的,跟留学生比较贴近。 (11:23)

【嘉宾】宋国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传达出去,使很多留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高度考虑自身的定位,这对于这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因为人事局又跟很多的企业挂钩,比如我们企业也是他们的会员单位,他会很好的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比较好的人才进行对接,所以自身的机制是非常独特的,也很到位的,这不是其他的人力资源公司或者市场能够代替的,因为海归人士本身是独特的团体,需要独特的平台承接。 (11:24)

【嘉宾】宋国琴:除了中国,国外是没有一个政府有专门为海归设置这种配置中心的,从另外一点中国真的很重视人才,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政府导向、政策的一种制订,然后真的引进一些人才,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政府可以承担这么多呢,不一定的,它需要有另外一个平台去搭接。因为我自己是双重身份,我本身是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也是广州留学生商会的理事,我们的合作是企业跟留学人员的合作,还有企业跟留学人员商会的合作,海归回来之后希望找到一个家,是一个团体的家,而不是政府,留商会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然后按照不同的专业有专业委员会,可以找到跟他相亲相近的人,他可以从创业的经验也好,创业的思维也好,还有人才的沟通、资源的整合也好,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平台。 (11:26)

【嘉宾】 主持人: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好。 (11:28)

【主持人】 全法中国留学人员团体联合会 主席团主席,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 理事长张勇民是第一次回国参加留交会,您感觉怎么样? (11:29)

【嘉宾】张勇民:我昨天大概看了一下展厅,我觉得参展的项目规模比较大,信息量也比较大,高新技术含量比较高,另外涉及的领域也很多,对我来讲,我原来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广州留交会,但是现在是身临其境,能够从中获取很多信息。 (11:30)

【主持人】 主持人:您个人有实质性的收获吗? (11:30)

【嘉宾】 张勇民:我前几年也打算创业,而且已经走了这么一步,在99年、00年左右我回来的机会就比较多了。我本人是搞制药,现在对生物制药谈的也是比较多,我现在跟国内有一些合作,我本人也申请了专利,现在药物的开发,当然药这个行业的周期比较长。 (11:31)

【嘉宾】张勇民:我是从药物的前期进行研究,在源头上,我是搞药物化学的,这是我的专业。 从我们开始研究药物的基础理论到药物的研究,到临床,目前我们专利已经申请到了,目前临床前期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在跟国内的医药企业吉林的制药集团合作,他们投资,我们的技术。 (11:31)

【主持人】 主持人:您是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全法中国留学人员团体联合会的主席,作为学联组织和专业团体负责人,您认为国内为你们回国创业或者回国服务也在通过留交会等途径帮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11:37)

【嘉宾】 张勇民:对,这也是我来的主要目的。这次大会专门设置了一个“春晖杯”创业大奖赛,这些信息我们已经获取了。这次我们来主要是参加春晖计划十周年的庆祝活动,昨天我在会上也代表留法学者,春晖计划实施十周年,我们在法国的留学生所做的工作做了一个汇报。 (11:37)

【主持人】 这些年来,在中法国际交流、人员交流方面,你们留法学人做的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也一直在报道你们支援西部建设,今后你们在这些方面还有怎样的计划呢? (11:38)

【嘉宾】张勇民:最近我们在春晖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当中,留法的一些学者、学人在思考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春晖计划,为国服务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我们比较骄傲的是这个工作我们做的比较早,97年我们第一批,所以教育部对我们很重视,因为我们确实开创了一个先河。 (11:38)

【嘉宾】 张勇民:另外,我们能够坚持下来,有些团在当地有一些印象,就是说这个团来了以后,只不过是参观走访了一遍,走了以后没有什么事了,这种团现在出现了很多,甚至也签了一些合同意向、协议,一些合同也签了,但是最后不落实。我们留法学者的特点,我们确实能够认真的做下来,这十年来我们组团去的几个地方,当下都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人家认为我们学者每年都来,确实能够把项目扎扎实实的做下去,能够持续下去。 (11:39)

【嘉宾】 另外我在昨天的会上也讲了,我们带动这些项目,让当地的政府投资这些项目,把项目滚动起来,甚至把项目扩大,地区性的项目变成国家级的项目。我自己在贵州的项目有两项,从当时教育部支持春晖计划,最后项目发展,现在变成了国际合作项目。我在贵州有两项项目,是我们国家科技部和法国科技部联合搞的项目,这个项目在贵州省比较少,贵州省大家知道,申请国家的基金项目比较困难,国际合作项目更少了,在海外留学人员的参与和带动下,能够把他们的项目做成国际项目,这对促进当地的科技发展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贵州省政府也对我们的项目非常重视。 (11:39)

【主持人】 主持人: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哪些方面国内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配合方面做的更好? (11:39)

【嘉宾】 张勇民:从国内的配合来说,我举我一个个人的经历。我在贵州的项目当中,为贵州联合培养了一些博士,今天夏天我到贵州,贵州省教育厅在我去之前进行了准备,召开了大概有20多人的贵州留学人员到法国留学人员座谈会,春晖计划大概资助了大概30几个人到法国进修,现在大概有20多个人回到贵州,当时联合开了一个座谈会,这20几人基本上到了。 (11:40)

【嘉宾】我认为从贵州省来说,地方政府应该能够充分的重视在国外培养的这些人才回国发挥作用的潜在势能,给他们配套尽量多的科研经费,尽可能好的科研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贵州大学的校长和其他科技厅的一些领导都谈到这个事情,春晖计划是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合作的,派人出去学习是双方做的工作,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培养人才已经完成了。(11:41)

【嘉宾】 培养人才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起作用,我们来协助。我也答应如果贵州需要的话,会继续的关心、支持、协助他们,现在他们学成回来能够在一些领域做项目,我还可以做他们的顾问,我还可以继续支持他们,而且他们也会跟我联系,希望在引进项目、立项的时候听一听我的意见,让我指导他们,但是我说主要的工作在贵州做,我不能包办了,希望当地政府提供条件支持他们,将来西部的发展,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 (11:41)

【主持人】 今天上午,现场还有不少留学人员参加推介会,在现场我们也采访了一些留学人员。王睿哲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她想看看推介会上能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机会。 (11:44)

【主持人】 主持人:能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情况吗? (11:45)

【嘉宾】 当时我情况比较特殊,我1994年大学毕业,本来是学英语专业,毕业之后进入外企做培训,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工具,不是真正可以发展的东西,所以我后来又学了北师大的三资企业会计。94年毕业之后,应该是94-96年。之后又到中大,96年考研,到99年一直在中大读企业管理研究生,当时还没有MBA。后来有一个机会,我到郑州、新疆等地工作,回来之后我又将研究生课程读完,没有将学位拿到,当时中断了。不知不觉过了十年,感觉有一点迷惘吧,职业做了十年怎么发展呢?当时我想通过海外学习,怎么说呢,当时是有一点野心吧。 (11:46)

【主持人】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想到英国去学人力资源管理呢?(11:47)

【嘉宾】我觉得中国现在处于转型阶段,可能不只是我有这样的想法,我周围有一批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再加上人在中层,有危机感,关于中年中层的职业生涯规划,能给他做这样的东西出来。 (11:47)

【主持人】 主持人:你自己是不是觉得在以前那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给自己没有很好的人生发展规划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想把时间找回来? (11:47)

【嘉宾】我是在个人的教育方面走了十年的弯路,但是事业方面没有走弯路,一直发展很顺利。 (11:47)

【主持人】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11:48)

【嘉宾】大学毕业出来直接读研究生、博士不用十年的时间了,我十年拿了两个大专、两个本科、一个硕士,比较曲折吧。所以当时觉得假如有人指指路更好,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是希望搞一个模式出来,中年中层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一个模式,比如说矩阵什么的,给大家一个参考,向上发展怎样、走专业路线怎样。 (11:48)

【嘉宾】 如果有人跟我存在一样的迷惑,那么希望能够帮到这些人。后来我在做论文的时候,我做的就是中年中层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的情况,有一个数据让我觉得非常吃惊,我当时设计好问卷,周围发出去给朋友,其中涉及到创业的问题,让我吃惊的是,当我问到你是否考虑将来自己创业的时候,96%的人是肯定会的,只有4%是不创业,后来我又打电话回访为什么不创业,不做这个选择呢,他们当中要么是已经完成一次创业,或者是说在目前的公司有股份,或者是说在工作比如说满六七年,在公司也会有股份如何等等,但完全是打工的,基本上都会考虑自己创业。 (11:48)

【主持人】 主持人:你现在做完以后,觉得对自己有帮助吗? (11:49)

【嘉宾】我感到释然。 (11:49)

【主持人】 主持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11:49)

【嘉宾】对,而且确实在帮助周围的人。 (11:50)

【主持人】 主持人:那你自己觉得人生以后的目标是不是非常非常清楚? (11:50)

【嘉宾】 不可能,这个规划只是说有这样的意识,但是你不可能规划好这条路就一直往前走,你有这个专业,在这个领域你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限死你,还是要多方面的发展,只要前面有路就不妨试一试、走一走。 (11:50)

【主持人】 主持人:你今天来这里,是希望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11:51)

【嘉宾】昨天晚上有朋友从德国回来,我知道了有这样的一个留交会,我说过来看看吧,我有一个想法是进入大学当老师,或者有没有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因为我现在在跟朋友合作搞一些生意。我以前在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常招聘一个职位会收到一百多封求职信,但是那些求职信中找不到几个让你满意的两个三个,很难很难。 (11:51)

【主持人】 主持人:为什么呢,有些人的条件其实很好,是没有在简历中表现出来,而是投的简历并不对路? (11:51)

【嘉宾】很多人选择专业考虑的都是将来好不好找工作、回报大不大,是当做一种投资,而不是说自己喜欢做什么,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还是停留在生存阶段。这个先不管了,从我工作的角度来看,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现在学校的老师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他自己没有做过企业,不像我在英国读书的学校,教授是在企业做了20多年,所以他在讲课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我很佩服。 (11:52)

【主持人】 主持人:到这儿来以后觉得收获大不大? (11:52)

【嘉宾】不大。 (11:53)

【嘉宾】之前的宣传不够,原来网上说是28-30日,后来说缩短为两天,第二天上午空了没有多少人的。另外像是一些展览,来参展之前应该给他们一些培训和指引,既然来参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资料和表格,哪怕一些东西是来做宣传的,让别人拿走,以后保持联系,但是现在做的比较随意,表格打出来甚至联系方式都没有,这些给人的感觉不是很专业。 (11:53)

【主持人】 主持人:那明年你还会来吗? (11:53)

【嘉宾】目前看来的话,如果要进学校,来这儿不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11:53)

【主持人】 在现场,我们也请了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副主任张一林现场回答留学人员的提问。 (11:55)

【嘉宾】李佩华:我回想一下,我刚刚回来的时候一些求职的经历。 我在国外也呆了四年,刚刚回国的时候,完全是没有国内信息的,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地方找工作,哪些地方是适合我们去找工作的。(11:57)

【嘉宾】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是上网搜索了一下有没有关于留学人员服务方面的信息,就搜索到了类似这方面的信息,刚好碰巧我回来大概是十月底,留学人员这边有发过一个邀请函,得到了上一年留交会的信息。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机遇,可能是一个找工作的机会,不过当然了我也会上网搜索一下国内找工作具体的渠道是哪些,也有尝试过去网投。因为在国外的时候,也有听过像一些比较出名的网站,智联招聘在中央电视台也有做过节目,他们是一个网站,可以帮助我找工作,也有试过网投。 (11:58)

【主持人】 主持人:有效果吗? (11:59)

【嘉宾】李佩华:没有效果。 (11:59)

【嘉宾】 李佩华:我自己是读人力资源的,我是读了四年,我是希望一回来不再绕什么弯路了,就是直接找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我投的全部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但是完全没有回应。这样的情况下,我就有一点点灰心了,我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学了那么多年,没有人赏识。 (11:59)

【嘉宾】 等到下一年留交会的开幕,我怀着一份希望过来,看有什么样的收获。当时过来,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并不是说什么现场的招聘单位,我过来的时候他们是有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岗位,可是全部都要有经验的,三到五年,我就想我那儿有三到五年的经验啊。正好看到广州留学服务中心,从现场知道他们有一个人员推荐服务,我就投了一份简历,没有多久,我记得是蛮巧合的,2月14日,就是情人节那天,我碰巧跟我男朋友出去,就收到我现在公司的一个电话邀请,叫我过去面试,我马上赶过去面试,结果就给那家公司录用了。所以我觉得在我回国找工作的里程中,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可以说是我的“媒婆”,也是我的伯乐。 (12:0)

【嘉宾】 张一林:这主要是个人的素质要优秀才比较容易找到机会。 (12:0)

【主持人】 主持人:回过头看,现在如果让你再重新经历这样的过程,再重新找工作,你希望他们给你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更好? (12:1)

【嘉宾】李佩华:我当时是投了一份简历,可是我不知道我的简历会到什么地方,没有人告诉我简历投到那里。 (12:1)

【主持人】 主持人:你是不是想要这样的跟踪机制,我的简历到了哪里。 (12:1)

【嘉宾】 李佩华:或者是可以反馈一些机构人员的招聘情况,还有他们有什么样的职位空缺可以提供。 (12:2)

【嘉宾】 张一林:我们是代替留学生做了一部分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流程是第一次推介,要求会员企业限时给我们答复,如果他们说暂时不合适,或者职位暂时没有空缺,那我们就会给他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推介,如果留学生在这里求职的话,应该可以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得到回执和答复。 (12:2)

【嘉宾】 李佩华:我感觉上,因为信息方面的对称是最重要的,其他方面,我会觉得比如说个人的跟踪,长期的跟踪我也觉得是蛮有必要的。 (12:2)

【主持人】 主持人:你觉得建立留学人员信息库是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12:3)

【主持人】张一林:我们主要是看留学生的个人意愿,愿意不愿意面向公众,因为我们的确做这个服务,也是很尊重个人隐私的。 (12:3)

【嘉宾】 李佩华:因为这也是双向的动作,我会相信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在这一年中,因为我自己现在也是在做招聘的,跟他们也有一直联系,知道他们在后期做了很多工作,只是说双方法的一些信息交换,比如说他们介绍一些留学生,可是留学生他们未必也愿意对我们有兴趣或者怎么样。 (12:4)

【嘉宾】 张一林:其实留学生求职,有时候刚好双方情投意合一拍即合,也不说是你等待的时间长就不是你个人的素质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一个留学生,有一个企业邀请他去,当时开了八千的月薪,他综合考虑之后没有去,因为他可能有更高的目标也,不是说薪金方面的目标,对工作的环境等等,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也是实力加机遇的。 (12:4)

【嘉宾】 李佩华:我觉得可以多方面的引导留学生的主动性吧,有时候他们往往是被动的,比如说我投了一些简历给你们,你就需要帮我们去做什么什么样的事情,可能太多依赖于你们,我有这样的感觉。我不是说大家的责任问题吧,只是大家多一个沟通的渠道吧,有信息方面的反馈,多跟他们交流,也希望他们要主动一点。 (12:5)

【嘉宾】李佩华:从我的感觉来说,因为只是单方面的努力我觉得是不够的,没有一个这样的平衡点,比如说你去追一个女生,只是你去追,那也没有意思,是不是? 吸引到他们吧,然后他们就会去主动。 (12:5)

【嘉宾】 胡翌丹:我从韩国回来没有多久,两三个月吧,也面试过几家韩资企业,但是信息就是说像这种小语种的信息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一些比较大的语种,像英语、法语上,小语种的求职信息不是太多,而且有一些像小语种的国外企业,他有自己的小团体,对外发布的信息不是太多,所以我们不是太好去寻找工作。所以我一直是处于摸摸碰碰的阶段,一直是在中心这边,他们给我也提供了几次机会,这次来留交会,我也投了几份简历,看能否有一些收获。 (12:5)

【嘉宾】 还是觉得像刚才李佩华所说的,信息不是太对称吧,刚刚回来的时候还是有一点茫然,在国外得到的信息和在国内遇到的实际情况差异还是蛮大的。可能我在国外得到的信息,这些地方的企业需要这些人才或者需要我们,但是我们回来可能发现不是这样的情况,茫茫然可能找不到出路。特别是我们刚回来的时候,特别需要一些指导、指引和帮助,留学服务中心提供这样的平台给我们,多接触更广的范围应该说是蛮好的机会。 (12:6)

【嘉宾】 同时,还有我的一些同学也是这样,他们对工作方面好像都不是了解的很清楚,希望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给我们,让我们清楚自己定位在什么方面,毕竟现在的选择是双向的,企业也在选择我们,有时候我们提出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企业也接受不了,我们需求的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这个平台希望更增添让我们多方面交换的机会,同时增加一些小语种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小语种国家留学的学生,就象我很多在韩国留学的同学,也曾经发过邮件给我问我国内求职情况怎样,小语种国家留学的学生对国内的信息好像是一片空白。 (12:6)

【嘉宾】 张一林:小胡提的建议的确很好,华南留学人才网的会员,我们比较注重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我们可能的确对一些小语种企业,在我们的数据库里不是很多,这些方面我们应该谢谢他的提醒,我们要注意。因为我们现在总的来说,留学的态势,一个是出国留学人员增加,同时这几年回国的人员也在增加。(12:7)

【嘉宾】 比如说留学人才配置库的成立,实际上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吧,以前我们出国人数不多,回来也不多,但是也觉得好像求职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去帮助他们,也就是从我们广州的情况来说,也是去年下的决心成立的机构,政府专门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为留学生建立这样的平台,就是刚才所说的,一个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个也是解决留学生回来以后,如果按照国内人就业的话,有很多人才市场去找工作。但是之所以政府要为回国的留学人员提供这样的地方,也是为了体现政府给留学海外的这一部分中华儿女的关怀,也是根据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我们也急需引进大批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背景的人才。 (12:8)

【嘉宾】 从去年成立配置中心,据不完全的统计,应该说解决了三百多个人的就业,在我们登记以后就业的。当然,现在离广州市政府给我们的要求,或者离留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要把这个工作的框架做好,同时不断听取留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我想这个效果会越来越好。同时,事实上我们也进行了一部分工作,解决比如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留学生回国之后重新融入到社会的主流、主体中的问题。 (12:8)

【嘉宾】我们有一个会员发展计划,有一个职位的更新计划,有一个为留学生求职循环的信息反馈计划。同时我们去年也开展了比如说就业培训,请了一些资深的专家分析广州、华南的人才市场态势,也分析了我们留学人员在这个国内人才市场大环境下所具备的优势、流失,正确把自己定好位。结合一些企业的招聘,我们也开展了招聘面试培训,请专家现场进行指点,现在看起来是从很细小的方面,一些很细节的方面入手,但是我们去年做了四场培训,从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12:9)

【嘉宾】 明年,我们还是会把去年这个设想实施,去年我们提了是要建立留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我们跟一些企业、学校有接触了。前面采访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也有说到,好像留学生的就业经历里面,缺少实战经验也是一大障碍,我们也是努力把这个瓶颈打破,把这个障碍消除。 也谢谢小胡刚才给我们的建议。 (12:10)

【嘉宾】 刘必兰:刚才我们企业和留学生都讲了,我这边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做了一年多,为企业做了一些事,也为留学人员回国以后的发展,我们也是在全国各个分中心先行了一步,为大家做了一些实事。 (12:10)

【嘉宾】 06年基本已经结束了,07年,这个配置中心会在06年的一些常规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比如说就业培训,会每个季度还会做一期,这个培训的内容会比06年更丰富多彩一些,形式也会多样化一些,可能会更多的注重跟企业的沟通。这是07年常规工作。 (12:10)

【嘉宾】 我们还会注重拓展企业的配置渠道,现在海归回来之后,现在在国内的就业,应该说60%都是在企业,其中60%在企业的里面有80%都是外资企业,所以我们会注重拓展这方面的配置渠道,把配置工作进一步做好。 (12:10)

【嘉宾】第三块的工作,07年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刚才张主任也提到了,这是我们在一年的工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现在海归的成分也在逐步的变化,小龄海归越来越多,工作经历越来越少,所以回国求职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07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建立留学人员广州实习基地,刚才张主任也说了,前期跟有关的企业已经做了沟通,我们可能会首先推出三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立之后,我们会有一些细则,什么样的留学人员可以进入,政府给实习基地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们07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12:11)

【嘉宾】 第二个工作重点,06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感觉到,也提出来,留学人才的配置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移。这次我参加中心的年会,体会也比较深,跟一些专家,还有一些资深的海归回国留学人员,他们也是说留学人才的配置工作要前移,出国选择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今后回来才好就业,我们准备重点在07年的工作中,重要了解广州地区、华南地区,我们国家五年人才战略,整体的规划是什么,这三五年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样专业的紧缺人才,才好对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学生进行一个指导。这也是我们07年的工作重点,我们中心将回国服务作为主线,把我们的工作连成一个整体。 (12:11)

【嘉宾】 张一林:我还补充一下。还要前移到海外,因为现在有很发达的通讯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在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找适合的机构作为载体,把它发布,也可以作为另外一个终端,在这边实现网上视频的链视,可以降低留学生的所谓求职成本吧。如果特意回国参加招聘,往返机票,真的也是代价比较高,所以求职的留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在学习国很方便的了解到广州最新的工作岗位和信息。 (12:11)

【嘉宾】 主持人:张主任说到07年这一块很好,我们也是想跟你探讨,07年我们的合作怎么做。神州学人的网络手段跟外面的联系渠道,把它做起来,这起码在国外,比如说我们可以选定一些地方做一些试点,把它做细,国内企业和国外的学联组织、使领馆教育处,把工作做细。 (12:12)

【嘉宾】张一林:我们已经有这个计划了,向市政府已经提了报告。 (12:12)

【嘉宾】 刘必兰:就是在境外设一些点,提前把这些信息传递到境外去。 (12:12)

【嘉宾】 主持人:包括采取网络视频,组织一些点对点的招聘。事先通过文字的东西来互相做一些了解,到了关键的时候通过网络视频,我们组织这样的一些工作,不需要跑到这里来,那实际上可能收益也不大。所以这一块,07年我们可以做。 (12:12)

【嘉宾】 李佩华:其实有一个蛮好的渠道,刚才听你们说了在国外开展一些渠道,比如像在英国,不同的大型学校都会有工会组织,特别是中国的一些留学生,他们会在一些工会里组织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且每家学校到了每个学会都会邀请不同的企业过去他们那边设展,在不同的学校里面他们会有这样的一些渠道,可以提供给那些学生们去选择一些企业。也可以想一下可以不可以跟国外的学校,或者是通过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门,接触更多的留学生。 (12:13)

【嘉宾】 胡翌丹:就象我们学校在韩国,国内企业需要一些韩语人才,但是没有办法通过官方渠道,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渠道,他们就自己在我们学校的网站里发布,像是南航公司就说需要这样的一些韩语人才,比较零散,但是不是太集中,现在是需要一个集中的渠道。 (12:13)

【嘉宾】 刘必兰:刚才讲了在06年的基础上我们在07年要开拓的新的举措,我们也是希望跟神州学人继续合作,也是希望跟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形成资源整合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把服务工作做的更好。 (12:13)

【嘉宾】 张一林:非常高兴通过这种形式,跟我们的留学生朋友,跟我们的企业用人单位,神州学人应该说是提供了我们一个强大的交流手段。今后如果将服务网往海外延伸的话,我们希望搭这样的顺风船。 (12:13)

【嘉宾】 许珑:感谢刚才各位留学生代表还有企业代表所做的访谈,刚才张主任和刘总也都谈了中心他们今后要开展的工作以及明年的工作计划,我们神州学人也有信心在明年和中心把这些活动搞的更好,而且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咱们今天这个访谈的支持和关注。 (12:14)

【嘉宾】 主持人:感谢所有的嘉宾,也谢谢今天的工作人员,这两天的直播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内容也挺充实的。 (12:14)

【主持人】 各位网友,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我们的网络直播就到这里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 (12:15)



  免责声明:“观点”栏目,选用的相关文章、资料中表述或暗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文章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所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读者参考。

编辑:yangyu
相关文章